九曲十八弯的苏州河,每一段都在创造人文艺术惊喜
新浪微博
新浪看点
搜狐视频
网易订阅号
头条号
腾讯自媒体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搜索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首页
文化大家
人物访谈
特别报道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新闻资讯
天下收藏
文化人物资库
视频新闻
在线杂志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九曲十八弯的苏州河,每一段都在创造人文艺术惊喜
2022-03-08 16:54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
语音阅读
短短大半年来,随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华萃当代美术馆相继“上新”,苏州河沿岸正在形成申城日渐明朗的又一条“艺术走廊”,继徐汇滨江、外滩等艺术聚集区之后再次激活黄浦江沿岸的艺术能量。
与此同时,艺术也在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渗入苏州河沿岸:去年年底开业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天安千树,整个商场宛如一座当代艺术馆;“M50弄堂计划”正在老牌艺术园区M50推进,向公众呈现上海纺织工业文明带来的“本土文化新感观”美学体验。
时下,城市更新被认为步入“美学时代”。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实现基本贯通之后,正在以美学提亮带动品质升级。“九曲十八弯的苏州河,每一弯、每一段都各具风情、特色,承载着沿岸地域、社区独特的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理事刘毅告诉记者。他相信未来苏州河的每一段、每一座桥、每一座码头等都将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绝佳用武之地,甚至连参观者本身都将一同成为风景线,由此让大众感到生活与人文艺术的无缝链接。这不仅将聚合区域的幸福浓度,也将为沿河文旅腾飞插上双翼——具有历史底蕴、人文情感的精致水岸正呼之欲出。
美术馆博物馆连点成线,辉映出沿岸的人文底色
苏州河畔的艺术基因由来已久。申城最早媲美北京798艺术园区的所在,便是苏州河畔的M50艺术园区,至今云集着上百家画廊、设计公司、艺术机构,艺术氛围很是浓烈。如今,算上即将于威宁路地铁站附近揭面的王小慧艺术馆,苏州河沿岸汇聚的美术馆也多达七家,各美其美。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均毗邻西藏路桥北岸,可谓国内当代艺术领域的标杆,常年以国际国内重要当代艺术家的展览激发着大众的想象力。往西不足一公里,坐落着由私家粮仓变身而来的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复古别致的空间,“夏目友人帐”中国首展等年轻态展览,都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潮流网红打卡地。华萃当代美术馆和苏俄造型艺术馆均位于苏州河长宁段,前者开馆半年,未来将长期携手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探索中外文化艺术的灵感碰撞,后者有着15年历史,以苏俄现实主义造型艺术为收藏展示特色。普陀长风苏州河畔的苏宁艺术馆,在法式建筑外壳之下,有着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其中国古代艺术收藏蔚为壮观。
此外,苏州河畔的博物馆资源相当丰富。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庄瑜调查发现,这一带的博物馆多达十几家。它们大多因地制宜、小众细分,除了大众较为熟悉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里的上海邮政博物馆、浦江饭店里的中国证券博物馆,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特色博物馆,在河畔留下鲜活的人文注脚。例如,长风商标海报收藏馆是中国唯一的商标火花专题博物馆,接续的是苏州河畔悄然远去的上海火柴厂的文脉;上海造币博物馆以“造币工艺”为主题而独树一帜,其所在建筑前身为上海造币厂;正在修缮升级的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坐落于上海眼镜厂旧址,揭示苏州河和工业文明历程如何汇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永恒记忆;上海纺织博物馆,前身是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梦清园展示馆讲述苏州河沿岸水环境治理的故事。
“苏州河沿岸有着多样化的人文底色,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工业文明、现代艺术……它们交相辉映,带动着沿岸的艺术气息,形成可喜的文化浸润氛围。”庄瑜告诉记者。
艺术渗入生活化场景,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苏州河沿岸的艺术气息,也正在渗入更为生活化的商场、街区等场景,让人们触手可及。
在河畔新晋网红打卡地——天安千树,与悬浮森林般奇幻颜值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商场主打的艺术风。开幕之际,总价超过一亿元的艺术家作品空降于此。全球热门的潮流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带来14件博物馆级别雕塑大作,组成开放式个展“当代复兴”,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 考古之旅。Kaws、李承九、黄 玉龙、陈文令等多位艺术家的艺术装置组团散落于商场各处,随时等待与观众邂逅。就连电梯天井都别有洞天——商场专门邀请了三位当代艺术家,为三部电梯分别打造了《鲲鹏》《天井》《成长》三幅巨幅画作。
选址M50四号楼(原纺部车间)公共走道的“M50弄堂计划”,以公共艺术的方式紧密连接了当地与纺织工业相关的基因,其中不少共创形式的内容,正在激活地域与社区居民、游客和艺术创作工作者的互动。例如《M50游览共创装置》就是一件观众与作者共创的艺术品——作者在木板上绘制出M50园区的地图,将园区内的观赏景点与艺术工作室位置用螺丝标记,观众可参与地图不断“更新”。《时代M50》则成为了俊男靓女们的打卡镜头。只见镜面被设计成杂志封面的效果,游客只要靠近镜子,拿起手机自拍,便可收获一张充满时代感的杂志封面。镜面上贴有“劳动模范”“最佳挡车工”等充满纺织厂元素的标语,让游客体验一把成为纺织厂周刊封面人物的感觉。
相比黄浦江沿岸,苏州河沿岸最大的特色在于居民区云集,于老百姓而言格外具有亲和力。用艺术点亮苏州河沿岸,无论公共景观更新、周边社区营造,还是各种各样空间的利用,都不妨充分发挥这一特色。刘毅发现,如今苏州河沿岸面貌的焕新,大多仍停留在1.0版本,仅仅是美起来,“期待2.0版本尽快出现,更多的作品或与人们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更加实用,或与区域人文发生关联,更具参与感”。
记者 范昕
(责编:张彦 刘升
)
分享到:
最近更新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专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在
【全程直播回放】“纯真·诗心——韩玉臣油画艺术与
用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人大美育大讲堂”邀请吴
【新闻视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时代三部曲”亮
“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时代三部曲”亮相首都舞台大
【全程直播】“新时代三部曲”《生命的绿洲》精彩
【全程直播】“新时代三部曲”泰腔现代剧《楷模村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中央台CCTV4中文国际新闻视频】“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
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在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专场活动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马将平)为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由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人...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The 2023 Boao Forum for Asia “Co-building the Silk Road Civilization” Cultural Figures Art Exhibition Held in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为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由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名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
光明网
中国网
凤凰网
网易
搜狐网
新浪
腾讯网
中国青年网
环球网
中华网
央广网
央视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作家网
中国艺术报
欧洲新闻联合网
欧联华文网
中国侨网
中青在线
联合早报
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文明网
求是网
文汇网
国新办
新京报
国际在线
参考消息
海外网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