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种“非遗”项目展演亮相河北雄安新区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50余种“非遗”项目展演亮相河北雄安新区

    2021-09-29 1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量:
    语音阅读


    图为亚古城音乐会表演。 韩冰 摄

      中新网雄安9月28日电 (记者崔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文明的节日氛围,雄安新区雄县28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鹰爪翻子拳、西河大鼓、亚古城音乐会等50余种“非遗”项目亮相活动现场。

      舞台上,鹰爪翻子拳代表性传承人陈德新、陈增岱兄弟二人拳如山岳,劲力雄遒,给观众演示了这门中国传统武术。

      据陈增岱介绍,鹰爪翻子拳以“岳氏鹰手”吸收翻子拳技法发展而成的,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备受武术界称道,国内外练习者众多。2008年,鹰爪翻子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雄县古乐的演奏方式为群体吹打,乐队由管、笙、云锣、镲、鼓等乐器组成。 韩冰 摄

      “为了传承这门武术,我们除了免费开办武术传承班,还准备在社交平台开设直播,向观众讲述鹰爪翻子拳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传统武术。”陈增岱说。

      除了武术表演,雄县古乐表演也引人注目。随着钹头清脆的敲击声,笙、云锣、管等乐器开始了它们的合奏,乐声古朴悠扬。


    图为鹰爪翻子拳表演。 韩冰 摄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雄县古乐代表性传承人史军平介绍,雄县古乐属冀中笙管乐,起源于宋元时代,常见于祭祀、丧葬、礼仪等民俗活动演奏中。其曲调古朴悠扬、气势恢宏。雄县古乐的演奏方式为群体吹打,乐队由管、笙、云锣、镲、鼓等乐器组成,分文场和武场,曲目文卓典雅又高亢激昂。

      “我曾多次带队伍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古乐演奏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为了传承古乐,让这门古老艺术重新焕发活力,我们采取送‘古乐’进校门等多种方式,从娃娃抓起,尽最大努力将雄县古乐发扬光大。”史军平说。(完)
     
    [ 责编:张彦  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