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第19窟开放 再现释迦牟尼父子暖心造像
新浪微博
新浪看点
搜狐视频
网易订阅号
头条号
腾讯自媒体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搜索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首页
文化大家
人物访谈
特别报道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新闻资讯
天下收藏
文化人物资库
视频新闻
在线杂志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云冈石窟第19窟开放 再现释迦牟尼父子暖心造像
2021-08-23 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量:
语音阅读
胡健
经过40天的数据化信息采集,云冈石窟开凿时间最早的洞窟之一第19窟,21日对外开放,再现释迦牟尼父子暖心造像。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其中第19窟是“昙曜五窟”中规模最大、形制组合最独特的洞窟。三世佛分别安排于主窟和东西两个附窟中,其中塑有高达16.8米的坐佛主像,是“昙曜五窟”第一大佛,也是云冈石窟中第二高的佛像。
进入第19窟,除主尊大像占据了洞窟的较大面积,其余绝大部分面积雕刻了“千佛”造像,数量多达4000余尊,是除第15窟“万佛洞”以外雕凿千佛造像最多的洞窟。
在西壁上有着云冈最为暖心的一组雕刻,那就是“罗睺罗因缘·父子相见”。这是释迦牟尼和他的儿子罗睺罗,高大的释迦牟尼像,其头微微下俯,左手抚爱子罗睺罗尊者的头顶,散发着温馨的慈爱。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介绍,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是指利用3D扫描等数字技术,对石窟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建立数字档案,为石窟今后的保护、研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预计到2025年,将完成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
早在2003年,云冈石窟就开始启动数字化建设。2014年,云冈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成立“数字云冈联合实验室”,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对石窟进行保护。
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最近更新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专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在
【全程直播回放】“纯真·诗心——韩玉臣油画艺术与
用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人大美育大讲堂”邀请吴
【新闻视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时代三部曲”亮
“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时代三部曲”亮相首都舞台大
【全程直播】“新时代三部曲”《生命的绿洲》精彩
【全程直播】“新时代三部曲”泰腔现代剧《楷模村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中央台CCTV4中文国际新闻视频】“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
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在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专场活动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马将平)为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由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人...
博鳌亚洲论坛2023“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The 2023 Boao Forum for Asia “Co-building the Silk Road Civilization” Cultural Figures Art Exhibition Held in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为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由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名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
光明网
中国网
凤凰网
网易
搜狐网
新浪
腾讯网
中国青年网
环球网
中华网
央广网
央视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作家网
中国艺术报
欧洲新闻联合网
欧联华文网
中国侨网
中青在线
联合早报
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文明网
求是网
文汇网
国新办
新京报
国际在线
参考消息
海外网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