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为实体书店创造生机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共享:为实体书店创造生机

    2017-07-20 15:20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量:
    语音阅读
           原标题:共享:为实体书店创造生机

           下载一款APP、交付99元押金,读者就可自由借阅书店里的书籍——近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合肥三孝口书店首创“共享书店”的经营模式,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在单车、电脑、无人机、汽车等民生用品均可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实现使用权共享后,书籍这一文化产品也加入了“共享经济”的行列。


           “穷”则思变

           
    共享经济向文化领域延伸

           “我们推出‘共享书店’,是基于适应信息化时代阅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考虑,融入移动互联‘免费’‘共享’‘定制化’等精神,让读者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是从‘买书’到‘借书’的转变,书店内所有图书免费对外开放,书店职员也从过去的销售人员变成了用户的阅读顾问。第二是从个体化阅读到社交化阅读的转变,用户可在APP上自由交流阅读体验,以书会友。第三是从阅读到阅读投资的转变,不仅实现了免费读书,多读书者还可获得一定的奖学金。”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共享书店项目负责人黄震介绍。

           早在推出“共享书店”之前的几年,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曹杰就对出版发行业进行过深度调研,认为中国图书发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商务一天天侵蚀传统图书市场,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加剧了行业危机,要想实现生存与发展,必须实现主业的转型与升级。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较上年增长103%。业内人士预测,按照当前发展态势,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将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会达到10%。

           “共享单车经营模式的成功,激发了其他产品共享的浪潮,致使‘共享’从交通出行向空间使用、医疗健康、物品租赁以及文化产业领域转移。共享书店,是共享经济在文化领域的实践。近十几年来,实体书店经营遭遇寒冬,用‘共享’创新经营模式,是对新理念的应用,也是盘活图书资源的务实之举。”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朱巍这样分析“共享书店”的出现。

           路途尚远

           
    市场空间与营利模式待检验

           “任何共享经济模式要想成功,前提是它必须是一种规模经济,必须基于对市场的精确测算。相对于单车、汽车、房屋租赁巨大的市场而言,图书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还有待检验。”朱巍提醒。

           “相对于衣食住行而言,阅读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消费群体规模大,则有营利可能。如果消费者群体规模不大、消费意愿不强烈,维持运转面临一定的压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据悉,2014年6月至今,合肥三孝口书店客流约为700万人次,首批“共享书店”将在10家新华书店实体书店和校园书店同步试点。此外,该集团推出的“智慧书房”APP已有100多家泛娱乐、新媒体、自媒体入驻。线下线上平台力量的整合,或许可为“共享书店”运营提供一定的基础。

           魏玉山和朱巍均指出,在各式各样的“共享经济”实践中,如何营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各类企业大量引入风险投资,甚至不惜“烧钱”拓展市场,志并不在短期营利,而在于长期的市场占有率与平台点击量,对“共享书店”而言,实现营利恐更为艰难。

           对于营利模式,黄震表示,安徽新华书店一方面希望通过“免费”和“共享”促进进店客流和重复到店客流的增加;一方面在大数据支持下尝试更加精准的选品,加快出版物的流转,节约货架、物流、资金等成本。此外,未来将通过APP聚合更多业务形态,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选择。

           “善其身,济天下”

           
    文化责任更为重要

           三孝口新华书店“共享书店”项目启动以来,受到当地市民的欢迎。数据显示,第一天到店人数突破1000人,两天共享书籍5600本,客流量环比增长96.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7%,其中出版物销售增长8%,多元销售增长82.28%。

           “近几年,全国实体书店经营几乎都在亏损。但我们深知善其身,方能济天下。打造共享书店模式,实现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安徽新华书店作为一家国有文化企业,应该具有的开拓和担当。”黄震说。

           “‘共享书店’改变过去书籍销售一锤定音的模式,让读者可以先行体验之后再决定买与不买,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的事情。此外,即使不买书,‘共享’也能让书籍实现从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转变,实现知识的交流和文化的共享,于阅读的推广而言也是一件好的事情。”魏玉山评价。

           朱巍设想了一种更为理想的“共享阅读”方式,在全国公共空间设立更多的图书借阅点,读者可随时随地借阅书籍,“为每个城市都带去一缕书香”。

           (记者 韩寒)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