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民俗旅游地--敦煌月牙泉小镇,何克风在自己新开的店里剪纸。店里挂满了莫高窟壁画为题材的剪纸作品。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4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南如卓玛)今年54岁的何克风出生在距离敦煌莫高窟20公里外的郭家堡乡。12岁那年的四月初八,跟着爷爷和父亲坐着驴车去莫高窟转千佛洞。“看到洞里的壁画很震撼,不愿意离开。”
在她的记忆里,上世纪七十年代,莫高窟管理并不严格,进出洞窟玩耍也很方便。有很多临摹的人安静地各自画画,周边村的孩子在洞窟里外捉迷藏、玩沙子。
上学后有了自行车,她隔三差五骑车到莫高窟,挨个儿洞窟看壁画,常常一去就是天黑到看不清才回家。“只要有朋友来找我,我就带着去看窟里壁画”。
何克风读到高中就休学种地去了。在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是读书那几年,回忆那时“自己就是一个乡村文艺女青年”。奶奶是村里有名的剪窗花巧手,何克风跟着学,先画出反弹琵琶,慢慢再剪出来。
图为何克风剪纸作品《飞天的故乡》。 孙志军 摄
村里的姑娘们有钱就买新衣服、化妆品,她积攒下几毛钱就去买颜料、毛笔、彩纸。当时2角5分钱(人民币,下同)买的一本解读莫高窟壁画的书,她保存到现在。还有那些当初的设计底稿,虽然拙劣却是她的宝贝,每每拿出来向游客、爱好者,不厌其烦地讲述剪纸壁画的奥妙。
近日,中新社记者在民俗旅游地--月牙泉小镇见到何克风时,她在自己店门口的椅子上坐着,起身走路一瘸一拐。店里挂满了莫高窟壁画为题材的剪纸作品,菩萨、飞天、睡佛、舞伎……栩栩如生,宛如从壁画上走下来的。《普贤变》《莫高神韵》《文殊变》……一个个佛经故事场面宏大、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群聚,佛像百态。
坐在桌前拿起剪刀时,记者发现何老右手食指只剩下不到半截。对于那是如何心酸的往事,何老不愿再提,只说“出了意外”。她又清晰的记得那天是1994年7月1日。自此,她把自己的壁画设计和剪样全部压在了炕铺盖底下,整整十年,再没动过剪刀。
随后,她的日子也越过越苦。何克风是抱养的,幼年时从王家门上送到何家。中年时,因为需要赡养太爷、爷奶、养父母、亲身父母、养父的两个单身汉兄弟、公婆等11位老人,她的处境“穷困潦倒”,在方圆百里出了名。
“可能生活压力太大了,我睡觉时经常梦到飞天在敦煌上空洒花,带来了吉祥安康,祥云缭绕,没有这苦不堪言的生活重担”。何克风很想画好这一幕幕剪下来,只因自己只有九个手指,她懊恼、绝望,有时干完农活躲在麦地里哭一会儿。
何克风经常向来访者不厌其烦地讲述剪纸壁画的奥妙。 孙志军 摄
有一次,卖衣服的朋友找上门让她帮着画背心上的壁画元素。三个月的活一个月就做完了,还拿到一些钱作为酬劳,这使她有了点希望。她开始画一些,重新拿起剪刀慢慢试着,用中指使力,剪一些脑海中的壁画佛像。
敦煌报纸刊登了何克风的壁画剪纸,当地邮局找到村里,预订了2000张《反弹琵琶》,给了她7000元酬劳。从那以后,种地之余,何摆地摊卖剪纸,夜里12时收摊,早上五六时起床下地。这样,坚持了九年。
曾有很多次机会,她可以离开农村,乡里学校邀她做美术老师、敦煌研究院时任院长还允许她入窟临摹。“可我走了,一家老小吃不上饭了,老人各种疾病缠身,地里庄稼不能扔下。”
如今,老人们都去世了,何克风也老了,两鬓斑白,地也种不动了。新开的这家店,是她的依靠。
“我一生磨难多,只要守着这些壁画,把他们剪出来,我就心情愉悦,什么烦恼也没了”。何克风的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她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副高级剪纸艺术师、敦煌剪纸非物质文化省级传承人。
何克风将自己十几年前的设计底稿拿出来向记者展示。 杨艳敏 摄
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孙志军告诉记者,藏经洞出土的艺术品中就有剪纸,不过,现保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他表示,敦煌艺术的传承,需要百花齐放。敦煌乡民何克风的剪纸,便是其中一朵。他倡议,游客如果想细细品味敦煌,除了参观著名的景区景点外,到月牙泉小镇逛逛“何克风剪纸”也是好去处。
近年来,敦煌市多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积极探索敦煌剪纸、敦煌曲子戏、敦煌彩塑等非遗名录项目,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店,免费开放传习。比如,月牙泉小镇还不同程度的免收房租,这使何克风实现了“有个自己工作室”的心愿。
如今,莫高窟收门票,游人如织,何克风再也不能随意进入看壁画。最近一次,还是三年前,只看到了三个窟。她说,莫高窟已经在我心里了,生在飞天故乡,一生足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