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阳光—王胜利的油画艺术

文化人物网文化广角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广角 >

    高原阳光—王胜利的油画艺术

    2015-08-13 17:06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阅读量:
    语音阅读


    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著名画家王胜利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米脂婆姨》 王胜利作品



    《麻黄粱姑娘》 王胜利作品



    《碾畔村》160cm×130cm 王胜利作品



    《榆林姑娘》 王胜利作品



    《唢呐老人》 王胜利作品



    《陕北青年》 王胜利作品




     
           高原是地球上最壮阔的风景。因而长期在高原上生活的人们,也是最朴实最坚毅的人。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遍地都是诱人的风光与朴实的人生,到处充满着绚烂的颜色与雄浑的力量。
           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著名画家王胜利教授多年来关注在高原生活的人们,用手中的画笔捕捉灿烂的阳光和动人的笑容。王胜利在油画语言探索中迈着明确而稳重的步伐,在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的基础上,融进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因而这些作品是亲切的也是绚丽的,是平和的也是典雅的。
           中国西部高原是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长期生活在西北的王胜利,对这片黄土地充满了热爱之情,从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遗存到星河灿烂的民间艺术,从长安画派的艺术成就到黄土画派的艺术探索,西部文化艺术的辉煌不断感染和激励着他。
           王胜利青年时,曾追随著名画家靳尚谊,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与靳尚谊、林岗等许多老一辈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时,也坚定了王胜利的写实主义艺术立场。在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谌北新的研究生后,王胜利勤于探索,刻苦自励,阅读了大量的艺术书籍,多次奔赴各地写生。80年代,在中国美术开放与冲撞的大潮中,当许多画家改换门庭,追逐现代主义的时候,王胜利通过独立的艺术思考,明确和调整了自己的艺术方向。因此,在1985年,他的油画作品《军校新秀》入选“国际青年美术展览”并荣获了三等奖。在1989年,他的研究生毕业创作《瑰宝》荣获了第七届全国美术展览铜奖,为陕西争得第一枚全国美展的油画奖牌。次年,他的《瑰宝》又代表中国参加了法国秋季沙龙,引起轰动。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雷正民在总结中谈到,《瑰宝》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画,深受外国观众喜爱。1990年,意大利《美术》杂志刊登弗兰女士和劳拉女士的专文,介绍中国当代油画,王胜利的《瑰宝》在意大利产生良好的反响,引起了艺术家和公众的浓厚兴趣并得到好评。
           靳尚谊为当代中国油画界的巨擘,谌北新的写意油画影响广泛。王胜利在青年时期能够得到他们的严格教诲,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机缘。因而在王胜利的内心中,时刻保持着个人的民族文化意识的追求,并随着艺术实践的深入,不断尝试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语言。这种萌生于内心的文化情结,使王胜利一经把目光投向生活在西北高原人们的生活时,似乎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艺术语言,其艺术创作的热情犹如井喷一般。
           1996年,他精心创作的《黄河谣》参加“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获得广泛好评,时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著名油画家尚扬在《王胜利和他的〈黄河谣〉》中写道:这是一幅使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看到王胜利所画的这位陕北老人,我感到如此熟悉,悠久岁月塑造出陕北人共有的品质和画中老人特有的个性风貌全在画上,我似乎能叫得出老人的名字。从《黄河谣》中可以看出王胜利对陕北农民的了解和对他们性格的贴切把握,油画技巧运用的恰到好处,画面简洁、朴实无华、含而不露,寓巧于拙的写实风格比那些风格华美的作品更能使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1999年,他的力作《红枣》再次在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得铜牌奖,并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赴日本、香港等地的精品展。《红枣》成为王胜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许多报刊、画册介绍并印成单幅作品,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红枣》中的乡村姑娘,娴静朴素,韶华初露,憧憬着人生的美好希望,红枣的丰收亦是人生的甘甜,画面格调高洁,于含蓄中见亮丽,在温和中显雅致,亦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他担任了艺术委员会评委,作品《六月的阳光》作为评委作品展出获得好评,并受到多位收藏家的追逐。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中,王胜利成为了22位评委之一,他的新作《秋阳》作为评委作品展出,展示了王胜利作品阳光灿烂的新面貌,也预示着他将进入一个创作的黄金时期。
           《黄河谣》作为王胜利的代表作,参加了“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和“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这两个大展,一个是中国油画的百年回顾展,展示了中国油画百年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画家代表性作品;一个是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中国油画的当代面貌和产生过社会影响的经典代表作品。参加这些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大展,使王胜利在当代中国油画界中有了自己的位置。
           因此,当《黄河谣》(1996年)、《红枣》(1999年)、《藏北驮队》(1999年)、《六月的阳光》(2001年)、《秋阳》(2004年)等油画作品,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线时,其作品散发的独特的艺术感召力,引起了美术界许多人士持续的关注。
           王胜利的绘画没有采取太多的戏剧情节性的文学叙述方式,而是注重画面本身的语言,是用一种自然随意的视觉,去获得瞬间的却不乏深刻的心理感受。因而笔触是圆润平和的,构图也是轻松闲适的,因此,王胜利与一般当代画家不同的是,他一直描写着生活在普通社会的人们,所散发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画面没有通常意义的沉重感,而是人们亲切熟悉的一种生活。画家喜欢描绘阳光下的人们,灿烂明亮的空间,清澈纯净的微笑,绚丽和谐的景物,画面中始终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王胜利精心地刻画着他熟悉的人们,从一丝不苟的细微笔法中展示出他多年来的艺术积累,这也许与画家早年在部队生活的历练有关,但是更多的应是一种明确的人生姿态。
           王胜利的油画语言的探索,十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细心地把握着人物的神态,往往从人物造型入手,将光感、色彩、构图合理地构成了严谨别致的绘画语言,使人物生活在真实的环境之中,并注入了“以形写神”的艺术理念,使画面语言与人物性格合理地统一在一起,表现出华贵亮丽的人物精神气质,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王胜利不断地寻找着动人的画面,因而高原上的人事景物,无论是田园牧歌的回忆,还是漫长旅途的一瞥,点点滴滴地进入到自己的绘画语言中,他也从容不迫地把握着人物的神态以至内心世界,构成了一种优雅的充满生气的艺术风格。乡土情怀的表达,也使王胜利积极寻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辽阔广袤的高原地带,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积极乐观的,甚至是清澈透明的,这种未经现代文明浸染的乡村,又何尝不是一种人间美好的向往与回归。因此无论是黄土高原的老树、土墙、石碾、篱笆;还是青藏高原的牦牛、雪山、帐篷、寺院,这些乡土人物生活的环境,不但构成了画面语言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也注入了画家个人的深厚情感。(赵 农)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文化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