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 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新浪微博
新浪看点
搜狐视频
网易订阅号
头条号
腾讯自媒体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文化广角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搜索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首页
文化大家
人物访谈
特别报道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新闻资讯
天下收藏
文化人物资库
视频新闻
在线杂志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广角
>
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 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2015-08-13 17:01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阅读量:
语音阅读
“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马书林为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等领导嘉宾介绍画展情况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马书林为上海美协秘书长陈琪等领导嘉宾介绍画展情况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马书林与来自国外的艺术家探讨绘画创作技巧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8月3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等领导嘉宾参加开幕式并剪彩。
此次展览是马书林从艺35年来首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马书林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的创作历程,从工笔花鸟到写意戏曲人物等共计展出作品80余幅。对于观众,是一次较为全面地了解与欣赏马书林艺术的极好机会,对于他自己,则是一次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
马书林是在中国戏曲人物画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一位在美术学院与美术馆不同场域奋力良久的艺术管理者,一位至真至性地感怀着艺术理想、实践着的绘画转型的思考者。他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他的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并获奖,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等机构收藏。
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历程
绘画是画家综合修养的体现,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实践成就了马书林。他下过乡当过知青,70年代后期师从于王义胜老师学习工笔画,1977年恢复高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习工艺设计。毕业留校从事素描、色彩等基础课教学,后教工艺设计。1986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仃工作室学习装饰绘画,之后回校讲授装饰绘画课程。对装饰绘画的材料、工艺、语言有了深入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理论上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也有所研究。90年代初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并调任中国画系任副主任,并教授临摹传统壁画,对永乐宫、法海寺、敦煌壁画等有了系统的了解和研究。90年代中期又去筹建鲁美附中,任附中校长,对美术基础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1999年晋升为中国画教授、硕士生导师,之后任鲁美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分管科研创作,积累了更为全面的艺术修养。2004年调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分管业务工作,平台高,阅画多,眼界和胸怀更加开阔,自身修养得到极大提高,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大有助益。
从工笔花鸟到写意戏曲人物画的成功转型
马书林早年以谨严不苟的工笔画名世,代表作有《向天歌》、《弄春晖》、《鹅鹅鹅》等,其中, 《向天歌》是他大学在读时期创作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这些作品或参加全国美展,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使他在当时的画坛崭露头角。而如今的马书林是以写意戏曲人物画而蜚声画界。从工笔到写意的大幅度转型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画家自言:“对画种画域的不断拓宽,逐渐觉得工笔绘画的方式已满足不了我要表现内心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似乎在大写意的绘画形态上才能找到与自己的心灵物象更贴近一些的绘画语言。”
实际上,在他早年的工笔花鸟画中,我们已经可以见到写意的端倪,其工笔画的背景处理均为写意画法,工写结合,相得益彰。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他真正开始了写意戏曲人物画的探索历程,至今已有30余年,这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转型,是画家的心性和阅历共同造就的。他先工后写,由收而放,收放自如,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修养。他以京剧和水墨画为切入点,融合这两种艺术所共有的夸张、简约、凝练和诗意之美,又以自由活泼的笔墨抒写,挣脱二者的程式化束缚,自由书写心灵之像,并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突破戏曲水墨画小品化的藩篱
马书林以巨大的尺幅和非凡的笔墨驾驭能力,突破了戏曲水墨画小品化的藩篱,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独树一帜。大家都知道,自1927年关良开始戏曲人物画创作以来,中国画坛逐渐出现戏曲人物画这一流派,特点是继承了传统简笔人物画的优良传统,笔墨简括,意味无穷。但是作品人物造型较单纯,多呈文人墨戏小品化面貌。而“马书林先生的戏曲人物最直接而突出的特点就是:不是小品。”“他的作品完全突破了‘戏曲人物’文人墨戏小品的套路,又在文人笔墨的基础上把戏曲画科的多种特征作了极致化的发挥,使戏曲人物得以在一个全新的格局上重新发展。”(林木)
马书林的戏曲人物画不仅尺幅巨大,而且场面也大。画面繁复,墨色交融。作品追寻了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画风受传统戏曲人物、民间美术造型、现代构成主义等影响,朴拙强悍、泼辣放达,充分体现了传统笔墨美、古典意境美、现代抽象美的审美视觉效果。
变革中国画的心愿与至真至性的艺术抱负
“新旧之间,古今之间,虽异在物事,亦异在气象,气象者渺无踪迹,惟心有寄托者可以识之。”(杜大恺)马书林的戏曲人物画突破前人之处,不仅改变着文人墨戏的小品画趣味,而且从整体格局中突破情节性的叙事方式,注重用丰富的笔墨塑造酣畅的气象、用夸张的造型书写朴素的自然。
马书林谈到:“自然天成是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流露是对东西方文化理解后,知识修养和视觉修养淋漓尽致的自由流淌,是精神情感与审美需求最朴素的存在方式,是画家思想深层挥之不去的梦想与意象,是在无意的自然中对必然的把握,是在物我两忘中求得放浪于形骸之外的体验……”
除了大写意戏曲人物画之外,展览还展出了以荷花为主的写意花卉作品数十幅,以及数幅憨态可掬的猫的写意作品,画家高洁不染的情怀,率真童稚的心态,在这些作品中表露无遗。
最为重要的是,马书林多年接受西方绘画观念的熏陶,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美术馆展览的工作,深刻意识到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已不仅仅在于绘画技法本身,而将是一场视觉方式上的转型。他汲取京剧艺术中的诸多不同信息片段,或程式、或姿态、或场景、或观念,演绎成一个个具体画面的形式构成,一幅幅大写符号的观念合成,使得画者与观者找到了不同以外的通路。这是京剧,又不仅仅是京剧;这是绘画,又不仅仅是绘画。他以独立的形式语言,构成独立的视觉维度。
马书林是一位具有丰富精神内涵和高迈艺术情操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和创造能力的艺术家。他在亦真亦幻的戏曲人物画中营造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在“无章无法”的浑融笔墨中拓展水墨画的语言。欣赏此展,如同聆听一场色墨交融的华美交响乐,同时,亦可感受一颗至真至纯、至情至性的心灵。
分享到:
最近更新
“意像·东方”——徐里油画艺术作品展在日本东京开
96岁田华获颁“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再获
希腊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
伊朗约克歇·洛斯塔姆
世界文化遗产波斯波利斯
打造人民艺术殿堂 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典藏大家艺术精品
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雅典卫城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周昌新创作写意重彩《中华树祖》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近日,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院长、重彩油画奠基人周昌新倾情创作巨幅写意重彩油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
「意像・東方」――八達山人(石果)書画作品展は日本東京で開会
中国文化人物誌(編集長 王保勝) 10月15日、中国文化人物雑誌社、中央テレビ局書画チャンネル、香港豊熙時代グルー...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名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
光明网
中国网
凤凰网
网易
搜狐网
新浪
腾讯网
中国青年网
环球网
中华网
央广网
央视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作家网
中国艺术报
欧洲新闻联合网
欧联华文网
中国侨网
中青在线
联合早报
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文明网
求是网
文汇网
国新办
新京报
国际在线
参考消息
海外网
文化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