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雕塑一个完美的石榴——从“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谈起

文化人物网特别报道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吴为山:雕塑一个完美的石榴——从“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谈起

    2019-03-16 20:07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阅读量:
    语音阅读


    3月16日,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之“解读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以“雕塑一个完美的石榴”为题,结合正在举办的“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为听众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题材雕塑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展现我国雕塑艺术的新水平、新成就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吴为山在讲座上表示,民族大团结作为新中国美术主题创作的重要主题,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的民族情感和时代关怀。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新时代艺术家以优异作品,塑造一个精神、文化、艺术的“石榴”,让他们紧紧拥抱,成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最有力、最坚强、最美丽的同心圆



    讲座以“雕塑一个完美的石榴”为题,通过雕塑艺术分享,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备受民众青睐,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吴为山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题材雕塑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带领大家回归到中国现代雕塑的语境之中,感受我国雕塑艺术的新水平、新成就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吴为山生动幽默的语言,丰富精彩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讲让大家受益匪浅



    吴为山结合“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进行解读,让听众了解我国民族题材雕塑的发展历程,理解作品蕴含的独特审美意象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主持讲座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于3月2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呈现我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之一王临乙创作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民族大团结》,作品展现出全国各民族友好欢愉的情境,描绘了新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3月16日,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之“解读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以“雕塑一个完美的石榴”为题,结合正在举办的“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为听众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题材雕塑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展现我国雕塑艺术的新水平、新成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主持讲座。
           民族题材历来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领域,民族题材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雕塑创作的重要内容,是现当代雕塑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凝聚着一代代雕塑家的民族情怀和时代使命。
           讲座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通过雕塑艺术分享,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促进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共荣;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包容团结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以中国雕塑艺术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共筑中国梦想的策展理念。同时,他还将结合自己的雕塑创作和理论研究成果,向听众讲述了雕塑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文化使命,中国文化精神和时代性在雕塑创作中的融入与表现等内容。
           吴为山在讲座中指出,民族大团结作为新中国美术主题创作的重要主题,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的民族情感和时代关怀。对雕塑界来说,艺术家们也深受民族题材创作热情的鼓舞,雕塑作品层出不穷,不乏佳例。早在1951年,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之一王临乙为中直机关大礼堂创作了大型汉白玉浮雕《民族大团结》,这件作品展现出全国各民族友好欢愉的情境,描绘了新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1955年,张充仁创作《朝鲜双人舞》;1962年,王万景创作大理石雕《傣族姑娘》;1974年,曹忠亮、王维力创作木雕《日夜想念毛主席(维吾尔族)》;1979年,张得蒂创作《小达娃(藏族)》;1979年,时宜创作木雕《高原之春(藏族)》;1988年,张德华创作大理石雕《壮族姑娘》。这些作品均藏于中国美术馆。2000年9月21日,中华世纪坛象征56个民族的大型石刻竣工,以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制为浅浮雕,生动再现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展现我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于3月2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分为两大篇章:《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风采》。第一篇章《民族团结》中的作品以具象、抽象、意象、象征等形式语言展现各民族同舟共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庆与喜悦,自信与自豪;第二篇章《各民族风采》全面反映56个民族的不同风采与鲜明特性,200余件雕塑体现56个民族团结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
           吴为山表示,特别值得推荐的是,雕塑家们善于将优美宜居的生活家园、灿烂绚丽的民族风情、特色鲜活的文化特征,化为独特的形体、形式,以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诗意化表现,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的提炼、凝聚、创造与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美美与共的艺术形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加强。
           至今仍在持续衍化的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资源,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已经融合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值得当代雕塑艺术家们积极地探寻、发掘、研析、塑造。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新时代艺术家以优异作品,塑造一个精神、文化、艺术的“石榴”,让他们紧紧拥抱,成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最有力、最坚强、最美丽的同心圆。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继著名画家吴冠中之后当选该院通讯院士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2018年5月,其作品《马克思》作为中国赠给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礼物立于马克思故乡德国特里尔市。其代表作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组雕》《天人合一——老子》《孔子》《问道》《达芬奇与齐白石的对话》《睡童》等。出版的理论专著有《塑者何为》《文以铸魂》《中国古代雕塑风格论》等。
     
    责任编辑:赵建华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