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启幕 老科学家亲述初创艰辛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启幕 老科学家亲述初创艰辛

    2020-04-26 10:50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阅读量:
    语音阅读

    1970年4月24日,一曲《东方红》响彻环宇,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一发”,揭开了中国太空之旅的序幕,叩开了通向宇宙的大门,中国从此进入航天时代。

    2016年,为纪念“东方红一号”升空,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今年正值第五个航天日,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视觉盛宴”即“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展览于昨日正式启幕,以此为在太空“环游”半个世纪的“太空歌者”“东方红一号”庆生。

    人民网文娱部对云展览启幕与导览进行了直播,包括人民网PC、法人微博,人民网抖音、快手,人民视频,人民文娱快手在内的直播平台,累计观看人次超280万。

    “东方红一号”:中国航天事业艰难的“第一笔”

    上世纪50年代末,人类开启“星辰大海”的征程。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一些知名科学家也纷纷建议尽早开展发射卫星规划。可当时,别说飞机,我国生产汽车都十分费劲儿。

    为了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科技人员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初创之旅,努力攻克“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等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艰难地写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笔”。

    直播现场,老科学家胡其正亲述“东方红一号”研制艰辛

    作为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胡其正今年已经85岁了。昨天,他现身云展览直播现场,亲自为观众讲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故事。“从零开始,自力更生谋发展”,他这样概括“东方红一号”的初创艰辛,并细致讲述了当时科研团队如何一一破解“卫星测轨”“温度控制”等难题。听后,国博讲解员忍不住为老航天人点赞。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如今,整整五十年过去了。

    “特殊年代,老一辈航天人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在云展览开幕式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向老航天人致敬,他表示,“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第5个独立自主研制与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空间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消息传来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还是一名小学生,他仍然记得期待抬头看清、聆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那份真切的心情。王春法介绍,此次展览分太空奏响东方红、五十年砥砺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强国立新功四个单元,通过数字媒体展出航天珍贵物证近50件套。网友可在5G信号支持下,云游国博,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由王春法和张洪太在云端共同开启。

    航天珍贵物证:见证中国人的太空之旅

    云展览设置5G导览环节,国博讲解员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以航天文物为媒介,为观众直播讲解中国航天“昨天、今天与明天”的故事。新技术加持,他们的直播台仿佛在云展览中穿行。

    云展览的展品“东方红一号”卫星。供图:国家博物馆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它是一个直径1米的72面球体,庞之浩告诉我们,之所以设计这么多面,其实最初是为了粘太阳电池片,也为了观看更方便,球体的容积相对更大一些。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7个分系统构成,其中就包括云展览展出的乐音装置。当时,为了找到适合的音乐声音,科研人员四处寻觅,从北京火车站的钟声当中获得了启发,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进行演奏,经过上百次的实验,终于取得各方面令人满意的结果。

    继续前行,我们看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钟型”返回舱。 “1966年我国就制定了第一个载人航天规划。由于当时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项工作就暂停了。看到国外高新技术迅猛发展,1986年3月,4名科学家致信中央希望再启载人航天工程,短短几天就获得了批准。”谈及载人航天历程,让庞之浩印象深刻的是执行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面临传感器误报着火、没有支点出舱的情况下,“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当时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庞之浩说。

    进入中国探月工程展厅,“嫦娥一号”全月面局部影像在屏幕展现。“月球表面坑坑洼洼是因为没有大气层,”庞之浩介绍说。作为“嫦娥三号”备用星,“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告诉我们,月球背面不受地球无线电波干扰,科研价值十分丰富。

    抬头向上,可以看到北斗导航系统的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可以发送短报文,也可用于探险、救援等。疫情期间,北斗为疫情防控工作服务,定位了车辆以及建设中的医院位置等。

    云展览的中国空间站模型。供图:国家博物馆

    “空间站是太空开发最好的平台。”走进“航天强国立新功”展区,可以看到中国空间站的模型以及杨利伟穿的舱内航天服。庞之浩将空间站的搭建比喻成搭积木,多个舱连接构成空间站,宇航员可在此办公、实验及休息。

    无实体云展览:数字技术开启展览新模式

    疫情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许多博物馆开启了“线上展览”的新模式。王春法表示,国家博物馆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向群众靠近,把线上展示传播作为新阵地主战场,在云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云端文化“新供给”,引领文博“新业态”。展览充分利用“云策展+5G直播导览+沉浸体验+深入参与+线上互动”的模式,在无实体展厅的虚拟世界倾力打造线上云展,开启了博物馆的“智慧时代”。

    此次展览是国博推出的首个无实体云展览,较之从前,从一开始就进行了“云策展”“云布展”“云观展”,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展览方式,更有5G通信技术为云展览启幕与导览直播保驾护航,极大的提升了观展体验,让网友们“足不出户,畅游太空”。在此次云展览中“现身”的航天珍贵物证,分别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云展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让不在一处的展品“齐聚一堂”,让不在一处的人们同步观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除技术之外,“卫星”造型的云展厅也让网友们眼前一亮,云展厅造型取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形象,让公众在遇见云展览的第一眼,即刻开启领略太空探索魅力之旅。为了减少观众视觉疲劳,展览设置了8段珍贵视频,展现了我国太空探索的多个珍贵镜头;10余个3D展品模型,供观众720°观览、互动,还不忘设置“趣味装置”——多个H5小程序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比如我们可以在云端“穿上”航天服与“东方红一号”合影留念、也可以尝试在五线谱上奏响《东方红》……让观众多角度趣味体验云展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航天发展的历史。

    探索未知宇宙,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共筑航天梦。“我们期待能够通过此次展览更好的弘扬航天精神,吸引并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来,为早日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张洪太说到。航天是百年大计,让我们铭记“东方红一号”的历史,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